《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杨晓丽   查看:

《水生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水生生物学实验

课程号

 

课程类别

选择一项。

适用专业

水产养殖学

实验学时

32

开设实验项目数

6

先修课程

动物生物学实验

一、教学目标

水生生物及生物饵料培养学实验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水生生物及饵料生物学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水生生物与饵料生物类群的形态结构、主要特征、分类等基本知识,学会各类水生生物标本的固定、储存和观察方法,掌握生物图的绘制以及CCD图像拍摄技巧,掌握重要饵料生物的鉴别、分离、培养方法。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识别常见和经济水生生物种类并掌握分类地位,具备独立进行水生生物种类的鉴别能力以及饵料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技术,为以后的实习及后续的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掌握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分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鉴别水生生物和进行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的能力;掌握重要饵料生物的培养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练习、演示等。

四、实验教学内容

项目1 藻类特征观察与显微照片拍摄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目的】

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认识蓝藻、绿藻、硅藻、隐藻和甲藻、裸藻等常见种类在光学显微镜下基本结构的特征并初步掌握临时装片制作技术;

3.初步掌握浮游生物显微照片拍摄的基本技能。

【实验内容摘要】

1.显微镜的使用;

2.临时装片的制作;

3.蓝藻、绿藻、硅藻、隐藻和甲藻、裸藻等常见种类的识别与种属鉴定;

4.显微照片拍摄方法。

【实验基本要求】必须在实验前掌握蓝藻、绿藻、硅藻、隐藻和甲藻、裸藻等常见种类形态特征,作好实验指导的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态度严肃认真,亲手操作,掌握显微镜和成像系统的使用;独立思考,分析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细致准确地实验报告。报告不合格者,必须重作。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显微镜(带成像系统)。

项目2 浮游动物特征观察与显微照片拍摄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认识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常见种类在光学显微镜下基本结构的特征并初步掌握临时装片制作技术;

3.进一步掌握浮游生物显微照片拍摄的基本技能。

【实验内容摘要】

1.显微镜的使用;

2.临时装片的制作;

3.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常见种类的识别与种属鉴定;

4.显微照片拍摄方法。

【实验基本要求】必须在实验前掌握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常见种类形态特征,作好实验指导的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态度严肃认真,亲手操作,掌握显微镜和成像系统的使用;独立思考,分析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细致准确地实验报告。报告不合格者,必须重作。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显微镜(带成像系统)。

项目3 四大类群水生生物现存量的测算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学时】 3学时

1.了解浮游生物定量样品采集、固定与处理流程;

2.掌握浮游生物的计数、生物量的换算方法。

【实验内容摘要】

1.浮游植物与原生动物的计数与生物量计算;

2.轮虫的计数与生物量计算;

3.枝角类与桡足类的计数与生物量计算。

【实验基本要求】必须在实验前掌握常见类群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形态特征,作好实验指导的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态度严肃认真,亲手操作,掌握显微镜、浮游生物计数框的使用;独立思考,分析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细致准确地实验报告。报告不合格者,必须重作。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移液枪(0.215mL)及配套枪头、浮游生物计数框(0.1mL1mL5mL)、光学显微镜。

项目4 浮游生物生态学调查与水质评价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实验学时】 9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浮游生物定性、定量样品采集的流程以及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          方法;

2.进一步熟悉并掌握浮游生物定量方法;

3.掌握用浮游生物种类、现存量或多样性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的方法。

4.了解理化因子与浮游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实验内容摘要】

1.浮游生物定性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浮游生物定量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水质分析仪器的使用;

4.数据的计算与分析。

【实验基本要求】必须在实验前掌握浮游生物样品采集流程、观察方法,作好实验指导的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态度严肃认真,亲手操作,掌握采水器、浮游生物网、浮游生物沉淀器、浮游生物技术框的使用方法;独立思考,分析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细致准确地实验报告。报告不合格者,必须重作。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

浮游植物沉淀器、13号浮游生物网、25号浮游生物网、0.1mL1mL5mL浮游生物计数框;光学显微镜。

项目5 底栖生物生态学调查与水质评价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实验学时】 6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底栖动物样品的采集与标本制作方法;

2.进一步熟悉并掌握底栖动物常见种类的识别与分类鉴定。

3.掌握用底栖动物种类、现存量或多样性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的方法。

【实验内容摘要】

1.抓斗式采泥器的使用与样品采集;

2.分样筛清洗底泥;

3.底栖动物的挑拣、分装与固定;

4.底栖动物的观察与鉴定;

5.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实验基本要求】

必须在实验前掌握底栖动物样品采集流程、观察方法,作好实验指导的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态度严肃认真,亲手操作,掌握抓斗式采泥器、分样筛等的使用方法;独立思考,分析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细致准确地实验报告。报告不合格者,必须重作。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

抓斗式采泥器、40目分样筛、白瓷盘、光学显微镜、体式显微镜。

项目6 水生高等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比较

【实验类型】 设计性实验

【实验学时】 9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比较试验的设计流程与方法;

2.进一步掌握水体浮游生物种类鉴定与计数方法;

3.掌握不同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净化能力强弱。

【实验内容摘要】

1.试验水草的筛选与试验设计;

2.试验的实施、数据的收集;

3.基本水质指标的变化观测;

4.浮游生物种类与数量的变化监测。

【实验基本要求】

必须在实验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必须在实验前完成试验水草的购买与复壮处理,以免因水草病害引起试验结果不准确;必须提前完全掌握浮游生物样品采集、鉴定与计数方法,作好实验指导的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态度严肃认真,亲手操作,掌握各种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独立思考,分析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细致准确地实验报告。报告不合格者,必须重作。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

水族箱、便携式水质分析仪、浮游植物沉淀器、13号浮游生物网、25号浮游生物网、0.1mL1mL5mL浮游生物计数框;光学显微镜。

 

五、考核要求

考核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一)考核类型  考查

(二)成绩核算办法

1、总成绩

成绩构成比例

课堂成绩(%

实践成绩(%

实验成绩(%

总成绩(100%

100

0

0

水生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101102000071号 | 蜀ICP备05006381号-1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1124号 邮编:6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