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来源: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中心   编辑:彭晓东   查看:

 

女儿出差我与女婿相处,为了女儿的幸福,让我保守一生的秘密

       大家好,本期推送小新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实验室安全的一些知识,作为工大学子在科研过程中一定会走进实验室,通过实验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本期推送大家一定、一定、一定要看奥。

实验室安全行为

1、 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操作规程。

2、 掌握实验室内各类危险源,及其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式。

3、 正确使用劳动防用品。掌握洗眼器、喷淋器、急救箱等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4、 实验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进行危险实验,须在实验教师指导下进行。在实验室内不得从事与实验无关的活动。禁止携带食物饮料进入实验室;禁止在实验室留宿;禁止携带首饰等尖锐物品进行实验操作;禁止在实验室吸烟等。

5、 遵循“三不伤害”原则,保障每个人的安全健康。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6、 如果发现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事故,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报告实验负责人。

消防安全

遇到火灾时该怎么做?

我们可以选择大声呼喊报警;使用手动报警设备报警,如专用电话、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键等;及时向保卫处汇报情况,拨打119火警电话。

我们应该知道实验室内灭火器的位置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手提式灭火器一般按照以下方式操作: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02d148ca53c1cca.webp

如果灭火器不能继续使用或丢失了,应立即与保卫处取得联系,申请重新供给。扑灭火灾之后,还需及时汇报火灾情况。

一只普通的2.5kg灭火器,仅可用于扑灭小火灾。当火势较小时,相关人员应主动使用灭火器灭火,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救人第一”的原则。不同的火灾类型须选择正确的灭火方式,比如固体火灾可使用水、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方式灭火;气体火灾应先关闭气体输送阀门或管道,截断气源,再冷却灭火; 电器火灾不可使用水、泡沫等灭火。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597758fae9c5f2b.webp

我们须了解实验室及建筑物内所有安全出口的位置;开门逃生时须先用手背试探的温度,判断火源位置;再依据建筑物内安全疏散标识逃至室外安全地带。

火场自救一定要冷静对待,可通过逃生通道、结绳或者向外界求救等措施,切不可乘坐电梯、跳楼、贪恋财物。

用电安全

1、经常检查电线、插座和插头,一旦发现损坏,要立即更换;2、实验室内严禁私拉乱接电线;3、不得擅自移动电器设施或随意拆修电器设备;4、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连接过多的电器;5、高功率的设备与电路容量要相匹配,仪器设备须接地良好。

触电急救

一旦遇到触电,我们要沉着冷静、果断地采取合适的应急措施,争分夺秒地抢救触电者,直到医护人员到来。触电者的现场急救,是挽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如处理得及时和准确,就可能使因触电而呈假死的人获救;反之,必然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

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拔掉插头,关闭空气开关或者拉下闸刀。选择绝缘良好的电工钳或者干燥木柄的利器砍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将电线拨离触电者。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裹好,站在干燥的木板上,通过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依据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治,同时赶快请医生前来抢救。

(1)触电者神志清醒,要有专人照顾、 观察;出现轻度昏迷或呼吸微弱情况时,可针刺或掐人中、十宣、涌泉等穴位,并送医院救治。

(2)触电者无呼吸有心跳时,应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触电者有呼吸无心跳时,应立即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

(3)触电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时,须交替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等抢救措施。

化学品安全

做实验时,我们要掌握实验的目的和反应的机理。充分预测实验可能产生的危害性,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我们要仔细阅读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尤其注意成分信息、储存方法、个人防护和急救措施。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操作。实验持续过程中,密切留意实验动态,不擅自长时间离开实验室。使用危险化学品遵守“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账”,详细记录台账并保存两年备查。进行实验时,定要穿上合适的防护服,按需佩戴相应的防护口罩和护目镜, 保护好自己。使用易挥发试剂,或会产生有毒、有害刺激性物质的化学试剂,要在通风橱内操作。我们要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责。进行危险性实验时,要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把闲杂人等带入实验室,不在实验室吃东西、不留宿过夜。保持实验室化学品有序、分类摆放,用完及时归位,不把化学品带出实验室。

如何储存化学品?

(1)师生须加强化学品安全管理,充分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严密防范,严防发生化学品丢失、被盗等事故。

(2)所有化学品和配制的试剂都应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做好清晰的标记。

(3)实验室里不存放大剂量试剂。化学品合理分类,有序摆放,密封保存。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强酸性和强碱性,相互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品须分开保存。

(4)易制爆、易制毒等管控化学品存放场所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 标准规定的人防、物防和技防要求。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feb83a157facbfc.webp

发生化学事故怎么办?

1、发生化学中毒,若是有毒有害物质泼溅到皮肤或者衣物上,需根据其化学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先用毛巾拭干,后用大量清水冲洗。若是毒气泄漏导致吸入毒气,应立即启动排气装置,打开门窗,将有毒气体排出。并将中毒者转移至室外空气良好出,拨打急救电话。若是误食中毒,常用方法是根据化学性质给中毒者服用肥皂水等催吐剂,缓和刺激,尽快就医。

2、发生化学腐蚀,若被强酸、强碱等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的化学物质灼伤,先用毛巾拭干,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化学物质溅入眼内时,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尽快就医。

3、发生化学腐蚀,迅速脱掉被污染衣物,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合适的溶剂、溶液洗涤受伤面。要记住化学品名称,保持伤口洁净,尽快就医。若溅入眼内,立即用流水冲洗。若只溅入单侧眼内,冲洗时避免水流经过未受损的眼睛。

4、若发生化学冻伤,迅速脱离低温环境和冰冻物质,用40度左右温水将冰冻融化,再脱掉衣物。对冻伤部位进行复温,尽快就医。不能用火烤、冷水浸泡、捶打等方式作用于冻伤部位。

仪器设备安全

一、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1、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

(1)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 (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2) 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

(3)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

2、气瓶:

(1)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 (表田

(2)压力与容职的乘阳大于或者等于10O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C的波体

气瓶存储远离热源及各种放射源,不与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混存。气体接触易发生燃爆或产生有毒物质的气瓶应分室存放。

搬运气瓶时旋紧瓶帽,安装减震圈。轻装轻卸,严禁采用肩扛、拖拉、抛滑等易碰撞的搬运方法。

发生气体泄漏时,关闭相关阀门并开窗通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关掉周围热源、点火源,采用合适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漏处;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通知该实验室和该区所有人员撤离污染区域。

二、通风橱

通风橱是通过排烟孔将气体排向室外的设备,能够有效地排出化学烟雾、尘埃和有毒气体。

使用前,我们须定期检查通风橱的抽风系统和其他功能是否运作正常。化学品不能储存于通风橱内或其下方的柜子里。任何物品不能妨碍玻璃视窗开合或阻挡通风柜口及柜内导流板下方开口处。若发现故障,立即停止实验并关闭橱门,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每次使用完毕,须清理工作台和仪器,关闭玻璃视窗。对于被污染的通风橱应挂上明显的警示牌,并告知其他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除此之外,还有加热设备、机械加工设备、高速离心机、玻璃器皿等,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指导进行实验。

三、辐射安全

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I类、I类、皿类、IV类、V;将射线装置分为I类、I类、皿类。

射线装置分类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72bd90422314cbe.webp

1、从事放射实验的人员,须通过辐射安全与防护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试,持证上岗。并在实验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

2、不单独进入含源场所。不带闲杂人员进出含源场所。

3、进入实验区域,一 定要确保防护监控系统、安全联锁、报警装置等正常。

4、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具。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

5、放射性同位素须单浊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混放。贮存场所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射线活规等安全措施。

6、贮存、领取、借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须当场检查,认真记录。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台帐,包括使用情况、消耗情况及废物处理情况。

7、涉辐人员进入放射场所须佩戴个人剂量计+.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8、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单位或者返回原出口方。确实无法交回生产单位或者返回原出口方的,送交有相应资质的放射性废物处置单位集中处置或者实施退役。

9、使用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实验室需要登记外来测试者的身份证号码、测试产品信息,并告知他们测试情况会报备公安。

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理

一、液体废物

液体危险废物通常分为无机废液(无机酸性废液、无机碱性废液)、一般有机废液和含卤有机废液。

1、严禁将可能污染环境的实验废液倒入实验室下水道。

2、重金属盐溶液以及不宜倒入废液桶的液体,须单独存放,并标明主要成分。

3、废液入桶、盖紧瓶盖、废液桶表面清洁、并留有六分之左右的空间, 贴上危险废物益。

二、固体废物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危险废物主要有试剂空瓶和化学污染物包括沾染化学品的手套、纸巾、滴管、试管等。

1.试剂空瓶必须盖紧瓶塞再装入专用包装箱内,须保证没有液体残留。

2、实验室应配备分类的垃圾桶或纸箱,化学污染物入箱,生活垃圾入桶,严禁混装。

3、危险废物移交至 库房或交由专业的处理 公司处置时,包装箱应密封良好,无破损、无滴漏、并贴有相应的标签。

4.生物实验废弃物须先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再交由有资质的公司清运处理。

5、放射性爆炸性、传染性等危险废物须事先采用科钩安全的方起改变其化学性质,不得直接处置。

三、气体废物

气体废物按所含污染物的物理形态可分为含颗粒物废气和含气态污染物废气两种,其中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 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

1、在进行化学实验前,必须对实验情况作充分的评估,做出相应措施和应急预案。

2、产生气体废物的实验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3、废气排放前先经过吸收、分解处理达标排放。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f186bc134c088d0.webp

实验室安全是作为科研人员时时刻刻应该关注的事情,近年来高校发生了很多实验室事故,都是由于没有按照应有的实验操作进行试验而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掌握实验室的各种操作规范,避免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水生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101102000071号 | 蜀ICP备05006381号-1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1124号 邮编:641100